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虎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

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2/2)

目录
好书推荐: 玩惧吗 二货的修真路 藏在回忆里的风景 职业球员之得分后卫 综漫之灵魂收割者 同生 我不是在玩游戏 做一个合格的万人迷(快穿) 我和舰娘有个约会 军团主宰

崇祯一脸阴沉地阅览那堆积如山,却内容大同小异的弹劾奏章,读着这些明为弹劾攻击杨李二人,暗中却似对自已这个皇帝大为不满的内容,皇帝的心里,烦躁恼怒得几乎要发狂。

“哗!”

皇帝暴怒地站起,右手猛地一扫,将满桌的奏章,全部扫到地上,滚得到处都是。

旁边的太监见皇帝如此动怒,心头悚惧得紧,一个个缩着头,皆不敢出来收拾。

“哼,一个个标榜清高,一个个个故作正义,你们这般攻击朕与杨李二人,嘴巴是痛快了,但却没有一个人,能来告诉朕,除了杨嗣昌与李啸的议和之法外,现在内外交困大明,复有何法可以拯救!”

皇帝手指虚空,愤怒大骂。

随后,又颓然而坐。

他忽然有种极其无助的感觉。

怎么办?

到底是听那些朝臣的,继续对清廷摆出强硬态度,维持现在的固有方案,还是拿出决心与勇气,听从杨嗣昌与李啸的建议,去与清廷议和,然后全力围绕剿国中的流寇?

皇帝心如乱麻犹豫不决。

这样重大的决策,对于从小就未受过系统的帝王之学训练,执政经验也是相当不足的年轻皇帝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于是,在这样左右为难不能决断的情况下,皇帝能采取的对策,便是一个字,拖。

也就是,皇帝既不表明自已是支持议和,也不明确表示自已是反对议和,而是让接下来的日子,在和稀泥与装糊涂中蒙混而过。

杨嗣昌见皇帝一直迟疑不肯表态,也颇觉心灰意冷,便以巡视山西军务为由,出京而去。

见得杨嗣昌离开京城,已在京城呆得十分无聊的李啸,也打算就此返回山东了。

不过,李啸犹未死心,他还想在离京前,再去觐见一下皇帝。

这一天,天气晴朗,崇祯便安排李啸,再度前来御花园觐见。

草木葱茏,曲水流觞,兰亭耸峙,晴光无限,不知何处传来的琴声,琅琮悠扬,整个御花园,有如尘嚣中的一点仙境,遗世而立。

翠华亭中,崇祯木然呆坐。

他两旁的两名随侍太监,更是躬身缩首,站得有如木偶。

见得李啸远远地过来,崇祯那木然的表情,才有所活动。

“臣,李啸,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爱卿,请平身。”

于亭外跪立的李啸,缓缓站起,随后他抬起头,与崇祯那复杂莫名的眼神相对。

“爱卿,朕,朕。。。。。。”崇祯表情相当复杂,他看着面前这个被他视为国之倚柱的年轻将领,声音竟满是哽咽:“朕知道你今天来见朕,是想再来劝下朕能及早采纳你的议和之策,只是,朕实在是抵挡不住那满朝的非议与责难啊,朕也实在是不想,让朕的兵部尚书与心腹爱将,成为朝中诸臣竟相攻击的对象哪!”

“皇上,请恕臣直言,难道,大明的国运,和汉人的江山,都抵不过所谓的虚名与清议么?”李啸的声音,亦满是悲凉:“臣知道,那帮朝臣,定是尽在奏章之中,对微臣满是折辱抵毁之词,估计很多人,可能恨得想把李某碎尸万段凌迟处死了吧。说实话,对此情况,纵皇上不说,微臣心中,亦早有所料。只是臣想再说一句,若这帮自誉为国之清流的文官,能想出一策,外御清虏,内灭流寇,以挽救我大明现在的艰危时局,那李啸可立死于陛下面前,以全其清名,决无半句怨言!”

听了李啸的话语,崇祯皇帝脸皮在微微哆嗦,脸上竟浮起了莫名的愧疚之色。

见皇帝沉默无语,李啸继续侃侃而谈:“陛下,现在国中局势如此危急,大明内外交困奄奄一息,已成累卵之势,为何皇上就不能做出决断,以尽早拯救大明的江山与百姓呢?难道非要等于清虏再度入关,流寇重新复炽之际,皇上才能再做出议和的决定么?臣只怕到了那时,那清酋皇太极,见我大明屡屡失信毁约,怕再无意与我大明重启谈判了,界时,皇上又该如何自处?”

李啸顿了顿,缓缓地最后说了句:“臣只怕,到了那时,我煌煌二百余年的大明,终会在流贼与清虏的内外夹攻之下,彻底走向崩溃了。”

李啸最后这句话,说得很重,翠华亭中的崇祯,狠狠地咬了咬牙,才将李啸这句极不受用的话语吞了下去。

“李啸,你的心情,朕其实很能理解,朕也知道,爱卿为了促成这份和谈协议,与清廷反复争取,也确实费了不少苦心。只是,朕作为一国之君,有太多问题要考虑,况又有汹汹朝议如浪袭来,朕,朕实在难于签下这份丧权辱国的议和协议啊,。。。。。。”

崇祯话语低微,说到这里时,他的眼中,竟然闪着泪光。

见到皇帝这般模样,李啸能听到,自已心中那根一直支撑着自已的支柱,轰然垮塌的声音。

他忽然想起了陈子龙返回山东后,对自已所密诉的话语。

陈子龙告诉自已,那皇太极,对大明天子崇祯皇帝的评价是,此人长于妇人之手,寺宦之怀,自小到大难出几次深宫,乃是一个才能庸碌,又多疑自愎,心胸狭窄之辈。这样的人,继承祖业守门持户尚是艰难,如何可以在现在这大乱之世,支撑并挽救起一个本已暮气沉重又重病缠身的国家啊。

当时听了陈子龙的话,李啸还颇不以为然。

李啸以为,那皇太极所说,多为虚言,以及出于蔑视之情,方这般诋毁自已的君主崇祯皇帝。

毕竟,皇帝还很年轻,且心地正派,又从无恶习,可塑性极高,只要自已耐心劝谏,崇祯皇帝虽才能略为平庸,但在明白道理后,应会最终采纳自已的议和之策。

想到这里,再看看现在皇帝,仅仅因为所谓的清名,和害怕朝臣的非议,便不顾大局,悄然婉拒了自已的计策,李啸心下苦涩莫名。

他的心中,忽然涌起了一个,看起来颇为大逆不道的问题。

那就是,这位崇祯皇帝,既是这般庸碌无能,又酷好虚名,不听劝谏,那么,自已还真的有必要一直效忠于他么?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谁给大明续命了? 寒门状元郎,连中三元佐朝纲 风流万岁爷 娇少爷被山匪掳走后 短视频通古代,祖宗们都惊了 割鹿记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手握百万雄兵,满朝文武求我称帝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