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篡清 >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七十章 不降(下)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七十章 不降(下)(2/2)

目录
好书推荐: 极品智能 洪荒大鳄 召唤千军 异界之科技扬威 亘古不朽 盗墓驱鬼之丧尸王 练级狂人在异界 听说你不记得我 风姿物语 一世盛宠:傲娇首席强制爱

丁汝昌仰首向天,却是不想让麾下看到他的眼泪掉下来:“这条路走绝了,总得换人走另外一条道路…………中堂和我,已经是无法掉头了,你们还年轻!今后的日子,别忘了刘公岛,别忘了水师,不过千万不要想起我这个老头子!”

言罢,他已经顿足转身,被戈什哈们簇拥进了提督衙门,两扇大门,沉沉关上。

只留下大门之外,成百上千的汉子哭声一片!

~~~~~~~~~~~~~~~~~~~~~~~~~~~~~~~~~~~~~~~~~~~~~~~

上海,法租界,蒲石路。

往日门口总是熙熙攘攘的大清时报社门口,在大清准备求和的谕旨传来之后,已经再无这种景象了。门口一片冷冷清清地气象,就连往日在门口成群结队的安南巡捕,现在也只剩下一个,懒洋洋的站在这儿。

大清朝廷都准备求和了,还指望大清时报能带来什么好消息?

当初诸军皆败,大家都指望着徐一凡能带来点好消息。现如今,徐一凡还没败,朝廷倒是提不上那最后一口气。当消息传遍天下的时候,谁不觉得天崩地裂?徐一凡又不是神仙,他一个人,不过也是朝廷的臣子,难道能挽狂澜于既倒?

大家想不明白的就是,咱们怎么就这样败了呢?…。

咱们比日本大几十倍,人口多十倍,兵多十倍。有钱,有兵船,有名臣,有大将,还有这些年地自强运动,怎么就败了呢?还败得这么惨,败得这么屈辱?

难道,真是路走错了?

上海的公共租界里面,日本侨民举行了趾高气昂的提灯游行。洋鬼子是最势利的,谁打赢了,就高看谁一眼。往日这些日本侨民。谁也瞧不起。又矮又穷,做些针头线脑的小生意,他们质量低劣地国产产品,那些洋火,铁钉,铁丝,洋布。谁也瞧不上眼,更喜欢大英国或者花旗国德意志国的。倒是公共租界的日本*子窝。大家有时候还乐意光顾。日本女人虽然布漂亮,但是胜在姿态够低够温柔——就算这样,日本*子还不算是一流货色,有身份的大爷还不去光顾,丢不起那人。

甲午一战之后,这些往日低声下气,跟上了发条一样见人就不住鞠躬的日本人。却从租界各个角落钻了出来,那样癫狂,那样不可一世地举行了提灯游行!这些小矮子仿佛将几千年地抑郁都发泄了出来,那个夜里,整个公共租界,听到地都是清国奴,支那人,还有大日本帝国万岁地呼喊声音!

在自己地国土上。却只能看到战胜国的国民这样庆祝,多少人躲在房子里面,捏着拳头就觉得眼泪在眼眶里面打转?

平日不觉得这是一个国家,朝廷什么事情,和小老百姓有什么相干。只有到战败的时候,这种欺凌出现在头上的时候。才觉得国家和自己,从来就不可分割!

奇耻大辱,莫过于此!

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读书人当中,已经有风言风语传出——也不能说是风言风语,简直是明目张胆的在那里放言。

天下大事,都是慈禧和李鸿章闹坏的!皇上要的是振作,要打到底。但是慈禧和李鸿章却怕皇上拿了权,少了他们地荣华富贵——要知道,海军衙门的银子。都拿来给太后老佛爷建了颐和园!前些日子。慈禧和李鸿章逼宫,架空了皇上。硬答应了小鬼子讲和。

小日本儿就是皇帝操权才强盛起来的,咱们大清,正正反过来!

在上海同文馆,那些拿着李鸿章津贴读书的学生闹了学堂,坚决不要卖国贼的津贴。江南制造局也闹了风潮,要赶走李鸿章委的总办,还要求将江南制造局划到良江总督的辖下。提起李鸿章,人人恨不得与汝偕亡。提起慈禧,往日绝不可能出现的破口大骂都不绝于耳。提起皇上光绪,人人都觉得是圣君蒙尘。在人们传言当中,南方督抚,以张之洞张南皮为首,甚至联电朝廷,询问皇上现在究竟如何,说什么朝廷地道统国体也不能变!

在这样沮丧、愤怒、大家同声一骂卖国贼的当口。谁还有心思关心大清时报还能发布什么消息,徐一凡到底还能做出什么事情来?更别说还有隐隐约约的风声,说徐一凡本来是皇上想依靠的力量,内里面可以对付慈禧老佛爷李鸿章,外面可以和小日本打到地。结果他其实不是大清的岳武穆,而是大清的曹操!这么卖力打仗,就是想割据朝鲜和东北。皇上指望他地时候儿,他眼睁睁看着皇上倒台。而小日本儿为了拉拢他,也答应将东北和朝鲜许给他,而他就准备按兵东北,跟着李鸿章他们一块儿投降,当他的东北王了!要不是徐一凡往日声名够高,他这段时间也绝无消息,没有表态,要不然这个时候,他就能和李鸿章绑在一块儿!…。

就算人们关心大清时报,这些日子,也从这里得不到消息了。

大清时报,已经在给前些日子礼聘的抄写员,社论作者,评论员发津贴遣散。上下都有点人心惶惶,谭嗣同更是不见踪影,在自己的书斋里面绝不下楼,只是让工友们不断的将酒菜送上去。报务他是丝毫不问,每天只是喝酒喝一个酩酊大醉,偶尔长歌当哭,闹得楼下工友都不知道谭先生发了什么痰气儿。

谭嗣同胸中苦闷,无人得知。

作为在野清流之望,这次甲午战事北京城内的风云变动,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卷入是如此之深。正因为如此,他内心之痛,才是如此之大!

老师翁同龢,被锁拿。一份份的写着请罪的折子。

同道文廷式、张仲忻等,被锁拿,同样在写着请罪的折子。

他衷心期待的圣君光绪,此时已经完全架空。正在慈禧面前唯唯诺诺地听命。一份份地发着求和的诏谕。

而徐一凡,他一直以为可以相信,可以依靠地这位半恩主半朋友的人物。在对他寄予了那么多的期望,他却没有出现在北京城。翁同龢他们等来的却是李鸿章!

大清,降了。

华夏,降了。

书斋当中,酒菜狼藉。到处都是垃圾。多少本书都被撕碎,多少支笔都被一折两断。往日衣衫修洁的谭嗣同脏兮兮地蜷在椅子当中。只是深深的抱着头。

“…………国破已如此,我何惜此头…………谁都不想着皇上,谁都不想着这个国!降了,都降了…………徐一凡,你降不降?现在你可好了,朝鲜,东北都是你地。你想要的不就是这个么?日本人也要高看你一眼…………降。都降…………当你的东北王,成就你一身的功业!

我还读什么书,办什么报,当你什么走狗?我去北京领罪,死也死在皇上面前,死也和老师死在一块儿!”

谭嗣同虽然有些书生气,但是绝对不傻。和徐一凡打的交道也够多。这些日子风潮卷动,徐一凡的这些年的举止前前后后在心中翻过。也该想明白不少了。

怎么瞧着。徐一凡也不像是大清地忠臣,所有权力功名,都是他拿脑袋去赌出来的,拿到手的权力,也决不肯撒手。到底想干什么,朝坏处想也能猜出不少。说重了是曹操。说轻了也是想当藩镇。从他的角度着想,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打头?中枢越弱,他越能崛起。眼睁睁看着朝廷投降,他顺势割据东北,实力越完整越好,何苦再和日本人打个尸山血海?这些兵,都是他一手一脚攒出来的!

他如果要继续打,以一人之力战整个日本,能不能打赢另说,就算打赢了。除了他名声上升之外。其它没太多好处。实力耗掉了。而在世人心目当中一直主战的光绪声望将比他还高。他打赢也就是帮助光绪咸鱼翻身。为了平衡徐一凡的权力。也只有再把光绪和所谓帝党君子抬出来。在光绪恢复部分权位的情况下,徐一凡再无造反地可能。要不然只能被全天下当作乱臣贼子。跟着慈禧一块儿投降,将来他后党狗咬狗,谁都懒得关心。说不定还指望他多一点呢。

说到底,为自身权位计,他又何必继续打下去?他没有出现在北京,也不会再战斗在辽南!

越想下去,谭嗣同脑海越是清明。想用酒将自己麻醉,却越喝越是明白。…。

关了这报社,再也不给徐一凡当走狗马前卒了,萧然一身,到京师领罪,和皇上师傅死在一块儿,悬首国门,看着大清垮下去,看着徐一凡怎么得意洋洋的进北京城,篡了这个天下!

他下定决心,正准备拍案而起。这个时候却听见轻轻响起了敲门的声音,谭嗣同红着眼睛抬头,大声问道:“谁!”

门外响起了那个专门跑电报局工友的声音,这些日子徐一凡那里绝无消息,那工友都快失业了,这个时候却又敲门:“谭先生,辽南电报…………是徐大人的号头…………”

谭嗣同冷笑一声,你徐一凡还想玩什么幺蛾子?要我谭嗣同继续给你鼓吹,为你继续捧场奔走?笑话!

他大声道:“不看!我什么都不看!”

那边工友顿时没了声音,一会儿之后,才听见门缝底下悉悉索索的声音,却是那工友将电报从底下塞了进来:“谭先生,看看…………您地交代,要是错过一份徐大人的电报,赶了我出报社,我这是算送到了…………”

谭嗣同大声冷笑:“还有什么报社!”

外面再无声音,谭嗣同胸中愤懑难消,蓦然走到门前,拿起电报,拿手就要扯!

“天下皆降,你不过也是一个降字,还要分说什么?”

~~~~~~~~~~~~~~~~~~~~~~~~~~~~~~~~~~~~~~~~~~~~~~

威海,刘公岛。

水师提督衙门的大门,将门外地哭喊声远远隔开。

水师精华已经有所安排。那些不愿意投降的将备兵弁,将在禁卫军掩护下撤离这个即将成为大清国耻之地的地方,丁汝昌已经觉得此心大定,再无挂碍了。

走到中堂,威海卫陆师总统戴宗骞正也官服整齐,端端正正的坐着,看着丁汝昌进来。戴宗骞朝他一笑:“禹亭,事情都办完了?”

丁汝昌淡淡一笑:“孝侯。累你久等,这些旧部,不得不安置啊……现在可好了,算是放开了,丢下了,还能有什么念想?咱们……这就上路还是怎么?”

戴宗骞笑笑,神色也很宁静。他是淮系出身。算是李鸿章最亲近的小班子之一,当初在李鸿章平捻的时候儿以进平捻十策而进身。后来却在李鸿章小班子内部权力之争当中不如杨士骧,给赶出来了。先是在天津,然后去吉林,带出了一支绥字营,兜兜转转,最后回到威海。当官的操守也就平常,打仗水准也不过一般。这个时候地最后地气节,却还守住了。

到了放开一切地最后,人也就平静得很了。面前桌上,放着两大碗生鸦片,和着酒调了,气味刺鼻。他却恍若不觉地笑道:“徐一凡最后来电要人,禹亭你就给了?这徐一凡,现在行迹渐渐也瞧得明白,是要当曹操的…………朝廷再没放在眼里。现下局势,对他再有利不过,他还能想着继续打生打死,将皇上打回来,继续在头上压着?这些热血汉子,到他那里还不过是一个降字的话,怕禹亭你安排得也不如何啊。”

丁汝昌一笑:“这个时候了。你还真指望。上面儿就算将皇上换了回来,大清还有救?”

戴宗骞咂咂嘴。也是一笑:“没戏。”

丁汝昌微笑点头,仿佛说的不是自己身处其中得事情一般:“咱们北洋和老佛爷,已经将路走绝了。就算换了皇上,换了那些清流,这路还是会走绝。徐一凡只要养望瞧着罢了,对于他,不过是多等两年的事情…………他这一路逆而夺取,都做得漂亮。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大势,他不会逆了大势,他反而会造出一个大势所趋出来!只是咱们,都瞧不见这小子能走出什么样新路出来了啊…………”…。

戴宗骞哈哈大笑:“禹亭,难道他走出新路来,咱们还能跟着不成!咱们早就走在死路上面了,大清,也在朝着这条路继续狂奔!你还有什么放不下,准备咱哥俩手牵手举着白旗到鬼子面前卖两张老脸?请!”

说着他就举起了桌上那碗生鸦片,丁汝昌哈哈大笑,也举起碗,和他一碰。两人以前交情平常,现在却莫逆于心。

在公堂周围的戈什哈们捧着装裹地白布,等着料理两位大人身后事。这个时候,都低下头哭出声来。

丁汝昌缓缓转头,看着他们,低声道:“生降,死不降…………”

公元一八九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尽,时年五十九岁。

~~~~~~~~~~~~~~~~~~~~~~~~~~~~~~~~~~~~~~~~~~~~~

在刘公岛水师提督衙门口,聚集的人渐渐散去。每个人在奔赴小船码头的时候儿,都要在这提督衙门口跪下来磕一个头。

几个军官拜别之后,却看见杨用霖站起来,朝着兵船锚泊的方向走去。僚佐一下拉住他:“雨臣,你去哪儿,小船码头在那个方向!”

杨用霖回头笑道:“咱们走了,水师兵船还得有个交代呢!难道让咱们这些兵船也投降?多少弟兄死在上面,难道让他们的魂跟着去日本?祖国河山大好,沉在这里,不也是一个墓冢?咱们的魂,还守着海疆!”

大家一下明白了杨用霖的心思。无言放手。

杨用霖却朝他们深深一揖:“各位,诸列位。大家给那位徐大人带句话儿,大家也可别忘了,咱们水师,等着你们再建起来!我在海里,看着大家!别让我等太久!”

言罢,杨用霖昂然而去。

周围听着这些话的军官兵弁,有地略一踟躇,一跺脚就跟在了杨用霖的身后。剩下的人呆呆的看着他们决绝而去的背影,周遭的一切,都已经凝固,只有黄海波涛澎湃之声!

~~~~~~~~~~~~~~~~~~~~~~~~~~~~~~~~~~~~~~~~~~~~~~

谭嗣同握着电报地手,最终却没有撕下去。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从信封里面取出了那份抄报纸。

纸上只有寥寥几个字。

“复生,徐某不降。”

在这一刻,谭嗣同眼泪夺眶而出,不可抑制的流下,他站得笔直,哭出的声音,仿佛像在嚎叫一般。

国势飘摇,气运沉沦,泱泱华夏,终有人不降!

公元一八九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北洋水师定镇以下六船出海,这是北洋水师最后剩下的大舰。在日本联合舰队的炮口下,水师舰船在驶入深水区后,突然降下白旗,打开通海阀,数百官兵,与舰同沉。在这种水深,打捞都无处打捞去!

而日军随即接收的刘公岛,只剩下空岛一座。

在这一天,沉寂数日的大清时报再发号外。

徐一凡,不降!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夺嫡,我靠签到苟到最后 当女配实在太辛苦了[快穿]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封地一秒爆一兵,不造反不行了啊 假太监:太子妃你也不想太子被废吧 单机南北朝 玉露凝棠 流放三千里:我拥兵百万,让我交权? 山主之女 被夫君杀身证道后,我重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