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玄幻魔法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五十三章 尤里乌斯一世

第五十三章 尤里乌斯一世(1/2)

目录
好书推荐: 家里住着姐妹花 命锁修神 穿越之帝王传奇 吞天决 官运之左右逢源 魔珠 冰山总裁VS惹火甜心 至尊狂少 军火大亨 殿下的现代弃妃

还是此前的那个宴会厅,只不过今天这里的装饰格调,要明显比之前高的多,因为教皇尤里乌斯一世也要来,所以无论是查尔曼一世,还是丕平都对这次宴会格外的重视起来。

关于教皇这一称谓的起源,按照天主教会的传统说法,耶稣基督的第一个门徒彼得乃众门徒之首,他于传教过程中去罗马担任了罗马教会的第一任主教。从此,罗马主教均为伯多禄的继位人,其地位因而也在其他主教之上。这便是“教皇制”的由来。

所以教皇的全称应该为“罗马教区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耶稣基督在世上的代表、首席使徒的后继人、罗马教省枢机主教和都主教,及上帝之众仆人之仆人”。

早在公元二世纪主教制产生后,所有主教均被称为教皇。罗马主教因驻在罗马帝国都城,政治、经济势力最大。到公元5世纪的时候,由于英诺森一世和利奥一世的努力,罗马主教逐渐凌驾于其他主教之上,独占教皇头衔。

后来吉莱西厄斯一世首先宣布教皇在信仰上的权力既独立于皇帝,又独立于教会会议,声称“教会权力”高于“帝国权力”。

教皇格列高利一世认为教皇是上帝指派的全部教会的首脑,将教皇的影响扩大到自己的辖区以外。

公元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矮子丕平,也就是现在担任着奥斯特拉西亚王国宫相的赫斯塔尔丕平的孙子,为酬谢教皇对其夺取权力的支持,将夺自拜占廷的罗马至拉韦纳一带的土地赠给教皇,是为教皇国之始。

此后,教皇既为天主教之首,又是拥有世俗权的一国之主,直辖领土达四万多平方公里。教皇尼古拉斯一世在位时出现了不经教皇批准不得罢免和选举主教的理论,教皇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

但其后教廷权力衰落,教皇先后受制于法兰克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九世之后教皇权力开始恢复。

后来,到了公元十一世纪的时候,天主教改革的克吕尼运动加强了教皇的势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希尔德布兰德在1059年的拉特兰宗教会议后,颁布教皇选举法,确定教皇由枢机主教团选举产生,世俗封建主不得干预。

希尔德布兰德于1073年当选教皇,为格列高利七世。克吕尼运动引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与教皇争夺主教叙任权的斗争,结果教皇声威大振。此后教皇与皇帝间的斗争长期不息,1122年缔结沃尔姆斯宗教协定之后才告结束。

英诺森三世在位期间,教皇权势极盛,教皇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

此后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教皇权力日渐衰落。1303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与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斗争中失败,屈辱而死。1377年,教廷迁至法国边境的阿维尼翁,受制于法王。

1377年法籍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利用法国王权在百年战争中一度削弱的机会,将驻地迁回罗马。13年意大利枢机主教团在罗马选出格列高利十二世为教皇。

法国枢机主教团则选本尼狄克十三世为教皇,1409年3月在意大利比萨召开的宗教会议上,选举亚历山大五世为新教皇。但在位的两个教皇拒绝退位。1410年亚历山大五世去世,约翰二十三世继位,形成三个教皇鼎立的局面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大分裂。

1417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罢黜了在位的3个教皇,另选马丁五世为教皇,教会复归统一。16世纪,欧洲爆发宗教改革运动,教皇地位进一步削弱。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26年攻陷罗马以后,以后的历代教皇实际已经不敢公开反对世俗君主的政治活动了。

对于教皇这种特殊的产物,杜睿这个东方人一直非常不了解,这种相互掣肘的局面,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事情,方外之人居然能任意罢免世俗的统治者,大概这种事情,也就只能在纷乱的欧洲才有可能发生。

而对于宗教的狂热,杜睿这个东方人对于西方世界也只能是“自愧不如”,就好比杜睿前世教皇若望保禄二世的葬礼,以及后来的继任者教宗本笃十六世的登基典礼,世界的领导人除中国和朝鲜外都到了。还有就是美国在里根执政的时候,教皇访美,里根身为国家总统,也是先跪地亲权戒,再站起来握手。

西方人对于宗教或者教皇的狂热崇拜,杜睿难以理解,而且他对于这些教皇完全没有任何好感,在他的眼中那些教皇不过是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罢了,他们在欧洲造下的孽,要远远多于他们带给西方世界的好处。

就比如公元11世纪,由于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城市兴起,人口增加,封建领地的收入已不能满足封建主日益增长的享乐需求。各级封建主特别是骑士阶层力图向外扩大领地,夺取东方财富。意大利热那亚、威尼斯等地商人则企图排斥贸易对手阿拉伯和拜占庭商人,以扩大自己的商业权益。

罗马教廷是东征的鼓动者和策划者,教皇意欲借此扩大天主教势力,聚敛财富,并进而控制东正教。一些不满现实、苦于饥荒的农民,也希望通过远征摆脱日益加重的封建剥削与压迫,寻求新的出路。

当时,西亚各国和拜占庭的复杂局势也有利于西方入侵者,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大帝国已分裂为若干小国,相互混战不已。拜占庭帝国日益衰弱,无力抵御塞尔柱突厥人的进攻,帝国皇帝迈克尔七世杜卡斯、阿历克塞一世等先后向西欧诸国君主及教皇求援,给东征以可乘之机。

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克莱蒙召开宗教大会,以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号召,煽动宗教狂热,与会者群起响应,要求出征。因出征者衣缀十字标记,故名十字军。

从1096至1291年,十字军东征持续近200年之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多达八次。在十字军东征的历次战役中,欧洲的骑士们基于宗教狂热,总是充当开路先锋的角色。

在欧洲优雅的骑士风度,全部被惩罚异教徒的疯狂杀戮所抹煞。在1099年7月十字军第一次占领耶路撒冷以后,在全城展开了大屠杀。阿克萨清真寺中避难的1万多妇孺全部被十字军士兵们刨腹剜心,伊斯兰寺院、宫殿和民间的金银财物被抢劫一空,许许多多的异教艺术品被毁灭。

经过叁天的屠城之后耶路撒冷没留下一个非基督徒的活人,一名骑士在写给教皇的信中描述道:“我骑马经过街道的时候,异教徒的血没马腿到膝。”

随着征服和掠夺,对黄金的贪念和渴求充斥着十字军士兵的灵魂。其中十字军第四次东征,就是由教皇英诺森叁世策划,最初确定东征埃及,但威尼斯商人为了自己的商业权益,采取威胁利诱手段促使十字军改变东征方向,进攻信奉同一宗教的商业劲敌拜占庭帝国。

1204年4月13日,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烧杀洗劫数日,毁坏历史文物不计其数,同年占领拜占庭在巴尔干半岛的大部领土,建立“拉丁帝国”。从此,拜占庭帝国四分五裂,其商业地位为威尼斯等所取代。这一事件充分证明了十字军骑士,只是一群浑身沾满了血和铜臭的邪恶强盗组织。

恶有恶报,十字军骑士团中实力最强大财富最庞大的圣殿骑士团的下场最为悲惨。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结束之后,巴勒斯坦王国瓦解,圣殿骑士团被迫必须离开圣地。当骑士团的主力部队回到法国,法王菲力普四世认为像圣殿骑士团这样强大的组织如果在法国境内建立,将对他的王位与整个法国有严重的威胁。

于是在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这一天,罗马教廷的教皇和法国国王联合执行了一条对圣殿骑士团的秘密处决令。圣殿骑士们因为被说成是异教徒和同性恋者而被判处死刑,失去了他们长期以来所拥有的权利。

基督教大长老雅克德沐莱被捕,他死前受尽了折磨,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随后几年之内,好几百名圣殿骑士团被处死,骑士团的组织也随之彻底瓦解。这也是西方人对于星期五、十叁号这个日子所有的不祥预兆的起源。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玄幻:万千身份,原来我还是天帝 逍遥小阎王 末世:女人消耗的物资,万倍返还 我在星际教修真 斗罗:七杀惊绝世 仙子们都对我有非分之想 画有五千秋 舔狗女配跑路后,秦总哭疯了 从村长开始建立王国 被校花分手后,我直接武道通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