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 百感小集 > (13)纳谏有益 拒谏遭祸

(13)纳谏有益 拒谏遭祸(1/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之史家有女 轮回魔神 [综]村哥他又绅士了 婚到浓时,顾先生说爱你 邪王妖妃:废柴公主逆袭记 华族崛起 诛仙 那些年我们弄死的白莲花[快穿] 嬴尽笙歌 异界之无敌鬼剑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一个杰出的英明的帝王。 ()由于他的统治,使当时的大唐帝国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在世界上也是颇有名望的。</p>

唐太宗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他善于纳谏。</p>

在唐太宗即位之初,由于战乱社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627——629年各地连续水旱霜蝗的灾害,关中一带饥馑尤为严重.唐太宗面对这一严重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迅速扭转了这一困难形势。</p>

唐太宗从自己的戎马生涯经历中悟出了残酷地剥削人民终会被人民的巨大力量所推翻的道理,因此不能不对人民实行让步政策来加强自己的统治永保李氏家天下。</p>

为了这一目的,就必须组成一个上下统一有远见的政治集团。为有这样的政治集团就必须改变皇帝的独断专行“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的局面,若“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则皇帝“蔽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社稷倾范,莫不由此”。</p>

正因为唐太宗能认识到这一点,他才勇于求谏和善于纳谏,勉励群臣“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他还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治,必藉忠臣”。</p>

唐太宗非常重视谏臣,规定宰相入宫议事,谏官可列席参加,随时谏诤。</p>

唐太宗对魏征所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非常赞赏。</p>

唐太宗不仅有其愿望而且还有其实际行动,不说空话假话,魏征、张玄素等人多次进谏,唐太宗无不采纳。</p>

魏征死了,唐太宗十分惋惜并留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名言警句。</p>

正因为唐太宗能纳谏,所以他才保持了较为清醒的头脑,采用适应历史发展的政策使唐王朝社会安定,生产发达,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久负盛名的“贞观之治”,使唐帝国一度成为几千年封建社会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本人也成为封建帝王中的佼佼者。</p>

可是,人不是都一样的。仅就封建帝王来说,也不尽然。</p>

唐太宗善纳谏言,而商纣王却与之倒行逆施。</p>

商纣王辛荒淫残暴,专横跋扈,宠信妲己,使老百姓怨声载道,江山摇摇欲坠。当时也有忠正的人向他进谏,可纣望拒不纳谏,就连他的亲叔叔比干向他进谏反被他挖心。</p>

由于纣王如此拒谏,最后众叛亲离国破家亡引火**。</p>

我们从唐太宗纳谏和商纣王拒谏的历史事实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纳谏有益,拒谏遭祸。</p>

一个人活动在广阔而又复杂的社会背景中,由于阶级立场、生活经历、性格爱好、知识见解的差别,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个人的眼光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p>

再说了,自己认为对的,其实是错的;自己认为是错的,其实是对的,所以人们说“旁观者清,当事者迷”。</p>

因而,每个人都有必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可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此为借鉴,认真地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真理的标准,对的,就坚持下去;错的,就改正过来。</p>

这样,才能纠正错误,填补不足,永远保持头脑清醒,行为合乎规范,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p>

反之,如果不虚心地听取意见,固步自封,讳疾忌医,就会使自己陷入泥坑。</p>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假太监:苟在后宫修炼成圣 冷宫奶团忙碌碌:这家没我得散! 大明:我想摆烂,你却让我当皇帝? 大明第一武夫 从黄巾开始杀穿三国 凶猛败家子:开局捡个便宜美娇妻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三国:蜀汉败家子,开局火烧卧龙岗 新十日谈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