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 人多势众的清军为何打不过八国联军

人多势众的清军为何打不过八国联军(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金庸群侠全传 道修仙途 百变神狐 穿越之食魂战将 斗神传说 鬼斧·神工 宅男进化之路 电脑召唤师 黑色海 梦回大宋朝

1900年,由英、法、美、德、日、意、俄、奥等**队组成的八国联军约两万余人,进攻大清王朝首都北京。 而在北京地区一带迎战八国联军的大清王朝军队,总兵力达11.3万人,双方的火力、兵器等装备竟也相差无几,在当时均为世界领先水平。然而,经过56天的紧张且又激烈的交锋,在本土作战的大清王朝军队最终全线溃败,八国联军长驱直入侵占了大清朝首都北京,慈禧太后等皇室率众离京西逃。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大清王朝军队与入侵的外国列强军队的作战几乎逢战必败,每一次战败都使得清朝国家利益进一步丧失,民族灾难进一步深重。对此,清廷也意识到这种军事上的失利,主要是由于清朝军队武装力量不甚强大所造成的。因此,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下决心大投入建立起能够抵御外地的新式军队。

据史料记载,在新式军队的建设方面,清廷完全按照德**制进行组建,从军队编制、武器装备,到军队的日常练习、后勤保证,等等,几乎全部引进和照搬德**队模式,武器装备也全部从德国引进。到1900年时,清廷的新型军队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组建成了两支战斗能力较强的新式军队。

在八国联军尚未发动侵华战争之前,当时的清廷在北京与天津乃至华北附近地区安排部署的清军总兵力超过了11.3万人,其中包括聂士成的淮军,宋庆的毅军,袁世凯的新军,董福祥的甘军,庆亲王奕劻的神机营,端郡王载漪的虎神营,以及清廷直属九门提督、步兵统领的御林军。除此,在京津地区一带还有能够配合清军作战的大批地方团练、义和团民,等等。在实际上,清廷可用兵力已经超过了25万人。

自甲午战争战败后,清廷也十分重视清军武器装备的更新和引进,由此使得清军的武器装备及军事训练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据当时清朝海关统计,经天津口岸输入的武器仅在1898—1899年间就猛增了8倍之多,其中有重型火炮、机枪和步兵长短枪等新式武器。这已充分表明京津地区的军队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其装备也得到了更新。其中武卫军、神机营等大都采用了西式先进武器,并配备速射机枪和各式大炮,清军与八国联军在武器装备方面已经没有了“时代差”。相比之下,八国联军作为一支外来入侵的联合部队,其兵力数量明显占据劣势。

清军又是在本土作战,有着可靠而良好的后方基地,军队可以得到不断的补给。特别是天津大沽炮台,尽管这里是联军通往北京城的必经之路,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雇佣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大气力重新改造了大沽炮台,成为19世纪末世界最强的堡垒之一,是联军登陆的最大障碍。这座炮台上配置着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的先进的堡垒炮,并且部署了4艘德国制造的鱼雷舰。防御攻击似乎都没有多大的问题。

然而,从1900年6月21日宣战开始,仅仅历时56天,八国联军就战胜了总兵力数倍于己的清军,于1900年8月17日占领北京全城,并最终导致1901年9月7日清廷与各国列强签定《辛丑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多势众的清军最终打不过兵力区区两万人的八国联军呢?据军史专家研究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从黄巾开始杀穿三国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大明第一武夫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新十日谈 假太监:苟在后宫修炼成圣 大明:我想摆烂,你却让我当皇帝? 凶猛败家子:开局捡个便宜美娇妻 三国:蜀汉败家子,开局火烧卧龙岗 冷宫奶团忙碌碌:这家没我得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