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官高爵显 > 13 红历九年

13 红历九年(2/2)

目录
好书推荐: 春日游 [综英美]我和我的逆转系统 修仙女配谋长生 神农道君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龙吟九霄:大夏第一战尊! 继承十亿现金以后 假千金继承人横扫香江 大明小贪官 剑阁闻铃

这跟周瑞家的厌恶“贾环”这个孽庶一样,大家各为其主罢了。

撇开利益只谈对错?

那是圣人,奶娘和陪房都是仆人。

仆人便是小人,小人长戚戚。

贾寰大概能猜到贾珠为何挨打,多半跟科场功名有关。

这位珠大爷十四岁就中了秀才。

明清中秀才的平均年龄是24岁,中举人的平均年龄是32岁,中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4岁。

能在弱冠之年就中举的读书人,都是天纵之才。

贾珠十四岁进学,算是少年得意,贾政定然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科场连捷,光耀门楣。

但贾珠二十几岁死的时候,依旧是个秀才,没中举人。

科举惯例是三年一考,从贾珠十四岁考中秀才,到他死,中间六七年时间至少两科,他要么没去考,要么去考了但名落孙山。

贾珠“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2,这个年纪刚好卡在他第二次落榜前,结婚生子必然影响读书,贾政又急于求成,痛责贾珠,下手重了,人就无了。

二十岁的贾珠,考不中举人才是正常的。

拿明代大名鼎鼎的才子唐伯虎做个参照组,唐伯虎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九岁才中举人,中间隔了十三年,至少四科。3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科举时代的举人、进士,普遍都到了当爷爷的年纪。

甚么“榜下捉婿”,有资格被捉的,要么是丧妻续弦,要么是少年才俊。

这样的“才俊”罕有小镇做题家,普遍都是出身不俗,很早就开蒙读书,家学渊源,教育资源充沛,考中后稳入翰林院,未来可期,一般人家是捉不到他的。

以荣国公之尊,替女儿贾敏捉了个探花郎。

李守中一代名儒,替女儿李纨捉了个贾珠。

“潜力股”可能青云直上,更大的可能是砸在手里。

林如海也好,贾珠也好,全都“中道崩殂”。

赵姨娘引以为戒,不肯让女儿探春嫁这种满腹诗书的“才俊”,要嫁炊金馔玉的“世子”。

对贾寰这个汲汲读书求功名的儿子,她虽然不阻拦,但也不大看得惯,不信靠读书就能出人头地。

贾寰也知道靠读书未必能发达,但不读书更难发达,趁贾家现在还没倒,他年纪也还小,先把书念起来,将来真到了无可挽回的时候,还能靠科举翻身。

他躺在东小院养伤的这些日子,赵姨娘日日在贾政耳边吹风,又是“兄友弟恭”,又是“年幼无知”,磨得贾政稍有悔意,对“情有可原”的小儿子略加安抚。

赏了他一副名家绘制的《燃藜图》、两匣开化纸和两匹装裱用的细绫绢帛。4

又承诺年底“加冠礼”之后,让人把他的东小院修葺一番,陈设也更换一遍。

赵姨娘得意洋洋。

王夫人气得脸色铁青,倒也没来为难贾寰,只催逼着宝玉用功,说“不如旁人就罢了,不能输给孽庶”!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玉露凝棠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山主之女 流放三千里:我拥兵百万,让我交权? 夺嫡,我靠签到苟到最后 千古苒苒 单机南北朝 当女配实在太辛苦了[快穿] 封地一秒爆一兵,不造反不行了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