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靖难攻略 > 第90章 燕府三宝

第90章 燕府三宝(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给,主说这个好使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 我的分身统治职业金榜 斗破:编造日记,萧炎成了小迷弟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天神演义 我的怪物融合万物 我的废弃石油小镇成了新一线 陈凡左冰免费读 狱锁官途,被迫成为狱警之后!

第90章 燕府三宝

“伴君如伴虎,有权就是好,想让谁背黑锅,谁就得背,可怜我前世帮领导背黑锅,这一世还得帮老朱背黑锅。”

“下辈子,爷当个王八算求了,一辈子背着个壳!”

右顺门甬道内,朱高煦一边在心底嘀嘀咕咕,一边暗骂老朱和朱允炆。

他这才发现,自从入了武英殿以来,他不是在帮人背黑锅的路上,就是在背黑锅的时候。

这次明明是晋王搞的事情,但是从老朱的安排来看,老朱干脆瞒着朱允炆,试图想把黑锅往自己身上扣。

都不用走到东宫,朱高煦就能猜到等会朱允炆听到自己传话后的表情。

“你倒是想帮儿子背锅,但你孙子不敢恨你,到头来,别怪到我这传话的人身上就行。”

朱高煦骂骂咧咧的穿过右顺门甬道,出现在他眼前的则是奉天门广场和丰天城门楼前的五龙桥。

这门除了重要节日和朝会时会打开外,其它大多时候都是关着的,不过朱高煦也懒得看着风景。

他穿过了奉天门广场,走左顺门来到了文华殿前广场。

南京文华殿一开始是朱标读书的地方,后来渐渐演变成了皇太子、皇太孙等储君日常办公的地方。

不过,朱高煦走出左顺门的时候,文华殿门口却门可罗雀,显然此刻朱允炆并未在这里理政。

“还得费力气再走二里路……”

瞧着无人的文华殿,朱高煦摇摇头后,便朝着文华殿东边的春和宫走去。

如此赶了一刻钟的路程,他总算来到了春和宫的春和宫门前。

“殿下”

宫门前的兵卒都认识朱高煦,隔着老远便作揖行礼。

“我奉令来传圣谕,劳烦通传一下。”

朱高煦隔着十余步便叫嚷了起来,门口的一名兵卒见状也连忙小跑入宫。

“殿下请稍等。”

看护宫门的百户官为朱高煦抬来了一个马凳,朱高煦也不客气,毕竟走了好几里路,他也有些累了。

“好在这天不算热。”

坐在马凳上,朱高煦看了看湛蓝的天空。

不得不说,对于朱高煦个人来说,明初的气温相较后世,简直不要太舒服。

同样的农历七月中旬,按照前世来说,南京气温就算没有三十度,恐怕也能有个二十七八。

不过以朱高煦个人估计来看,洪武年间的南京城气温恐怕也就二十四五度罢了。

朱高煦记得前世网上吹水的时候看过关于“五千年气温变化”的文章,宋代以前的气温普遍比后世高零点五到一点五度,而南宋以后的气温,普遍比后世低零点五到一点五度。

这其中,明初比后世低一度,明末低两度。

虽然看似不高,但这平均一两度的气温,朱高煦还是听所里的人吹水时聊过。

平均气温低一度,降水线向东南移动数百公里,高一度则向西北方向移动数百公里。

除此之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降水会导致旱灾,造成森林减少,植被破坏,一旦遇到降水增加就会是水灾,对农业破坏很大,这也是十三到十九世纪,世界人相食记载比较多的原因。

当然,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吹水,那朱高煦并不会记得那么清楚。

他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当时那位朋友说了有一年雪灾的事情。

那一年正好赶上举办奥运,结果同年二十个省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

一场大雪,导致接近两亿亩农业耕地减产,两千多万亩绝收,上亿人受灾。

结果如此严重的雪灾,年均气温也就下降了不到0.2度。

朱高煦没有去过明代的北方,但前身的记忆里有北方的景象。

在前身记忆里,只要跨过长江,一路往北都很难看到成片的森林,便是几棵成材的树木都十分罕见。

正因如此,许多地方衙门都会差发百姓在驿道两侧种树,并且禁止砍伐。

可即便如此,在朱高煦记忆里,北平还是常年刮沙尘暴,并且在他和朱高炽、朱高燧南下的路上,他们甚至到了河南地界都能见到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不可谓不恐怖。

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即便是北方的蒙古人,也只能跑到漠北的忽兰忽失温,漠西的杭爱山、金山,漠东的哈剌温山西北麓一带去居住,因为漠南能住人的地方,已经被明军占完了。

如果不是欧亚大草原连贯,鞑靼、瓦剌两部可以从中亚、东欧等地获得部分支援,恐怕他们早就如纳哈出、乃儿不一样投降了。

蒙古问题,除非东西方能一起合力夹击,不然很难在这个时代解决,除非大明的人口能在原本基础上翻一倍,不然很难统治漠北。

当然,如果大明愿意像元、清两朝一样,不断从内地供养漠北蒙古,那还是能换到个羁縻统治的。

不然,大明就只有和朱棣一样,在漠北拉一派打一派,长期维持漠北平衡,直到沙俄崛起才能夹击消灭蒙古。

所以留给大明的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大力气征服蒙古,然后等到国力变弱,蒙古人再度反叛。

一个是向南开拓,将西南彻底纳入汉地,进而向交趾、缅甸、南洋等地进军。

“要是有人能帮我造火车飞机轮船就好了……”

“殿下,太孙有请!”

朱高煦的念想还没想完,那前去通传的兵卒便小跑出来,对坐在马凳上的朱高煦作揖回禀。

见状,朱高煦也起身拍了拍屁股上那不存在的灰尘,在兵卒的带路下走进春和宫。

由于春和宫是储君所居,因此建筑面积广袤,活脱脱是一个缩小版的紫禁城,很容易在其中走失。

朱高煦被兵卒带到了春和殿外,见小太监通传,便迈步走了进去,并在右侧的偏殿见到了正在与一名文臣议事的朱允炆。

“高煦参见太孙!”

“煦弟来了啊,不知爷爷派你传来了什么话。”

朱高煦入殿便作揖行礼,朱允炆也如往常一样笑脸相迎,站在他旁边的文臣则是起身对朱高煦作揖。

那文官四旬有余,面白长须,五官大气且精致,身上书生气很重,因此朱高煦都不用看他的穿着,就知道了他的身份。

不用多言,这人恐怕正是建文三坑之首的黄子澄黄探了。

对于这个大明版理想主义者,朱高煦说不恨那是骗人的。

但凡这家伙削藩的手段稍微温和些,也不至于搞出靖难之役,更不至于让朱允炆丢了屁股底下的椅子。

“高煦?”

看着不说话的朱高煦,朱允炆有些不喜的再次提醒。

回过神来的朱高煦见状也连忙作揖,解释道:“臣弟是在想如何与大兄说。”

解释完,朱高煦看了看左右,对朱允炆小心道:“大兄要不还是让这些奴婢先退下。”

“嗯?”看着朱高煦小心翼翼的模样,朱允炆心底闪过了一丝不好的预感,当即摆手示意殿内宫人都出去。

见他示意,殿内的宫女太监纷纷退了出去,最后只剩下了朱允炆、朱高煦和黄子澄。

“这位……”

明明已经猜出了黄子澄的身份,朱高煦却还是假装不知。

“这是太常寺卿黄子澄,也是我的教授,不用回避他。”

朱允炆解释了一遍,朱高煦闻言也对黄子澄虚情假意的回了一礼。

“煦弟,到底何事?”朱允炆见他磨蹭,不耐烦的询问。

“是这样的……”朱高煦将老朱的原话告诉了朱允炆,而不出他所料的是,朱允炆的脸色果然在短短几个呼吸间变换了多次。

显然,他对于武英殿理政人数增加而感到十分不满,尤其是这次增加的人还是秦晋燕三王的嫡长子。

尽管他与朱尚炳、朱济熺、朱高炽三人私下交好,但这不代表他愿意分出理政的权力给这三人,尤其是这三人之中还有一人的父亲想要动摇自己位置……

想到这里,朱允炆换上笑脸,走到朱高煦跟前牵起他的手:“煦弟,爷爷让你传话的时候,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这……”朱高煦很无奈,他知道朱允炆可以查到晋府和颖国公府,以及自己入宫的事情,但老朱那边已经提醒过了他,他即便想说也不能告诉朱允炆。

“爷爷让你别说?”朱允炆别的不说,察言观色却是一把好手。

见朱高煦为难,他便知道了朱高煦不能说,因此松开他的手,拍了拍他双臂:

“多谢煦弟前来,事情我知晓了,片刻后我会去武英殿找爷爷的。”

“那我就告退了……”见朱允炆不再问,朱高煦也不打算久留,作揖便要离去。

“煦弟慢走,我送你。”朱允炆为朱高煦带路,黄子澄也随后跟上。

三人走到春和殿门口,朱高煦作揖回礼后,才在兵卒的带路下离去。

瞧着他的背影,朱允炆转身回了春和殿内,黄子澄也对门口候着的太监宫女发话:“一刻钟后再进来。”

说罢,不等他们做出反应,黄子澄就转身走进了春和殿内,显然他在春和宫也有一定的威信。

不多时,他回到了偏殿,见到了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的朱允炆。

“太孙……”黄子澄上前作揖:“这事情恐怕是山西那位……”

“我知道”朱允炆打断了黄子澄的话:“但是我更想知道,我那三叔做了什么事情,居然能让爷爷口谕传他们三个入武英殿理政!”

说到激动处,朱允炆不由站了起来:“一个朱高煦已经足够碍眼了,现在又多出三个未来世子。”

“我那三叔若是知道了济熺入武英殿理政,你以为他会怎么做?!”

朱允炆脸上那张原本浓眉大眼的仁善之相,眼下却透露出几分狠厉,便是黄子澄也不由心里一慌,但常年在庙堂摸爬滚打的经验还是帮助他镇定了下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与前夫的重生日常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和女神们的荒岛生涯 女神的绝世高手 血沙 他趁虚而入 异世卡斗 偏偏宠爱 异界铁血之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