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梦回运河前朝路 > 第111章 杖打酷吏

第111章 杖打酷吏(1/2)

目录
好书推荐: 冒牌男友 疯武传说 秦时:一人之下 终极系列之月光倾城 归海龙途 百兵风云录 星破天墉 大江湖之我主沉浮 听说我是黑粉 顶流夫妇官宣后成了国民cp

“朕跟姨娘的感情,亲过母子,王连,这份朕的手谕交给你,若有人想要害你,必须经过朕的允许。”武则天说着,向后一招手,立刻有女仆上前,端上托盘,上面放着一卷只有巴掌长度的圣旨。

“谢过陛下!”王连施礼后收下,这份手谕很重要,危机关头可以保平安。

“姨娘今日气色颇佳,朕心中欢喜。”武则天笑道。

“不瞒你说,我已这般年岁,夫君却如此年轻,总觉有几分怪异。”袁紫烟笑道。

“年华可以老去,心却不能老,朕也想如姨娘一样高寿。”

“呵呵,你习练吐纳之术,也不见衰老。”

两人如同一对母女般聊着天,片刻后,袁紫烟道:“陛下,夫君所擅长者,兴修水利,莫不如让他去疏浚通济渠吧!”

“何必劳累,朕自会安排人去做。”武则天道。

“让他去吧,我也想跟着欣赏风光景致,好久都没离开这里了。”袁紫烟道。

“王连,朕已经知晓,通济渠淤塞约百里,你需要多少劳役?”武则天这么问,算是答应了。

“两万人即可。”

“好,你且在此休息,陪伴姨娘,朕这几日便安排妥当。”武则天答应道。

留了一床天蚕丝的双人棉被,武则天国事繁忙,带着小孙子告辞离开,袁紫烟看着被子笑了,“曌儿倒是有趣,竟然想到这些,说来,能与夫君再携手,紫烟心意足矣!”

“紫烟,既然知道我的使命,怎么又催着陛下让我去疏浚?”王连埋怨道。

“我老矣,还能伴你几日。”袁紫烟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笑着拉过王连的手,轻轻地摩挲着。

边境战事又起,武则天说几日,却过了一个多月也没消息,王连跟袁紫烟每天生活在一起,赏花看景,却也生活得非常开心自在。

宰相狄仁杰带着贵重礼物前来拜见,感谢王连当年对父亲的搭救和资助,顺道向王连这位专家请教关于运河的管理事宜。

“隋末耗尽国力,虽经太宗皇帝励精图治,但运渠依然运输量不大。”狄仁杰道。

“每年能运送多少粮食?”王连问。

“初期二十万石,尚不及汉朝,如今国力有所恢复,已达五十万石。”

运河已经淤塞,武则天却对疏浚工作表现得并不积极,因为运河没有发挥其水上运输作用,成了可有可无的选项。

建立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王连作为一名运河讲解员,对此非常了解,张口就来,给了狄仁杰很多中肯的意见,当然,还是要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讲那些现代化的管理制度。

说起运河漕运的管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渐渐完善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为了战争,都是区域性的运河,并没有专职的官员进行管理。

到了汉代,对运河的重视程度大大加强,由大司农进行管理,还设有专职的太仓令,但管理制度依然混乱,主要是自然河流和运河的管理重叠,能发号施令的人太多。

王连刚刚离开的隋朝,工部下方有个职务,叫做都水监,管理天下河流运输,工作人员上百。然而,王连却被隋炀帝封为钦封监御使,因为都水监的权力还是太小,不足以调动地方官吏进行配合。

必须为运河设置专管官员,才能保证运河有效运行,在运输过程中要采用递运法,在各河段设置漕仓,转相递运,提高存储能力和运输效率。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千古苒苒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极品假太子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开局刺杀皇帝:你赶紧灭我九族吧!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寒门国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