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楚820 > 19、谥号

19、谥号(2/2)

目录
好书推荐: 和巫妖同僚的学术聚会 痞子风水师 超级麻醉医生 1991从芯开始 我为怪兽 不详仓库 我有一面招魂幡 天芳在上 圣道学域 小心飞升

黄国太远,没能及时赶到,楚武王觉得情有可原,也就暂时搁一搁,但是随国没来,楚武王就想不通了,都是街坊邻居的,这么大的喜事不来凑份子,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觉得自尊受到了极大的藐视。

既然随侯不来,楚武王就打算带着诚意亲自登门拜访随侯。沈鹿会盟闭幕没多久,恼火的楚武王亲率大军,任大将斗丹为先锋,驻扎在汉水、淮水之间,向随侯兴师问罪。

季梁觉得楚国此次前来兴师讨随,没有上次好忽悠,建议随侯依仗城垣高大,坚守不出,并迅速联系贰国、轸国等汉阳诸侯,对楚军形成夹围之势,迫使楚国退兵。

少师又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堂堂大随,精兵强将,何须求救于他人?

随侯下意识挺胸点头,觉得少师说的有理。

季梁又出一计,先行向楚国卑词求和,楚国态度傲慢,必然不允,这样随军便意识到唯有死战别无他路,如此一来,将士就会勇气倍增(“弗许而后战”)。另一方面,楚军会因为随国的求和而懈怠斗志,轻敌必然大败(“怒我而怠寇”)。

少师笑道,大敌当前,何须长他国志气,灭自己威风?必须速战速决,否则就会丢失战胜楚军的机会。

随侯觉得大敌当前,少师很有硬气,便安慰季梁:“大夫多虑了”。

季梁眼看无法遏止,便结合实际的向随侯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楚人以左为上,其左军必为精锐,派一员猛将猛攻其右军,楚军右军疲弱,必然失败,右军一败,楚军阵型大乱,其他士兵必然跟着溃败。

少师义正言辞,战场瞬息万变,两强相遇勇者胜,不与楚军正面作战,而专攻狡诈之术,胜之不武。

随侯支持少师意见:“真乃大丈夫”。

孙子曰过,对比实力,要从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孰就是哪一方的意思)这七个方面来综合对比。没有认真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综合实力,就是盲目,盲目乐观带来的后果就是自负。

随候自负了,随即出城迎敌。

远望楚军队形松散,和队列整齐的随军相比,随侯很得意,少师也笑了,季梁没笑。

季梁不仅没笑,还告诫随侯,楚军连年征战,战斗经验极其丰富,万不可被楚军的假象所蒙蔽,其中肯定有诈,可派前锋探下虚实,再行发动攻势。

随侯再一次被季梁的忠言有所悟动,认为季梁在蛊惑军心,将季梁绑了押回城内,待退敌后另行处置。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掌握全局,并志在必得的时候,也就是他思想松懈最容易出错的时候。随侯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典型,因为楚军一触即溃,随侯大喜,和少师一起乘胜追击。

孙子还曰过,“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不过那个时代孙武还没出生,随候也没系统的读过兵书,以为打仗就是打群架,便一直追,追到一个怪石叠生、树木茂密之地,楚军突然停下来不跑了。

随候觉得楚军体力消耗过多,正是歼灭的好时机,下令全军出击。

楚军停下来的原因是因为看见随军成功的进入了包围圈,认为该停下来反攻了,再跑就跑出包围圈了。

于是随候中计了。

战斗结果毫无悬念,进入包围圈的随军大败,随侯在士兵的死命掩护下,褪衣弃车逃脱,一气呵成。少师运气不太好,被楚兵俘虏,押至楚军大营。

斗丹看见是少师来了,哈哈大笑,请少师再讲几个寓言小故事,少师估计太紧张,结结巴巴的发挥很不好,斗丹也觉得没有上次在宴会时讲到那么风趣幽默,就顺势杀了少师。

随候逃回国内,急忙召见季梁,深刻反思自己不该听信少师,以致让随国处于危难之中,急求季梁想办法退兵。

临危受命绝不退缩,立马寇前毫无惧色。季梁见大军兵临城下,此时派救兵已然不现实,求和乃是唯一方法,于是孤身前往楚军大营,他很清楚,此一去生死难料,但义概莫如生死际,生死之义,当为国请命,为民请愿,舍身犯险,唯保家国。

季梁,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在辅助随候治理随国期间,励精图治,内修国政,外结睦邻,政绩显赫,使随国在汉阳诸侯之间一家独大,被李白赞誉“神农之后,随之大贤”。

在当时社会浓郁的天命神权气氛之中,大胆否定天命神权思想,认为统治者唯有“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才能“庶免于难”,为起于青萍之末的无神论思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中国无神论倡导第一人。

在政治上,季梁向随侯提出“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主张。所谓“修政”,即对内整顿国家政治;所谓“亲兄弟之国”,即对外与汉阳诸侯互相亲善。

军事上,季梁也有自己独特而朦胧的思想,意识到政治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孙武的很多军事理念都受了季梁的启发。

但是,毫无慧眼的随侯也大胆的抛弃了季梁的一系列治国理念,所以说现在很后悔。

正是因为季梁太优秀,楚武王想杀他,有他在,随国便是威胁。

关键时刻,斗伯比否拒了楚武王这一想法,随侯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该杀,但不能杀。少师阿谀奉承、唯利是图,有他在,便可操作随侯,让随国作为楚国的傀儡国,不能杀,但被斗丹杀了(“去其疾”)。季梁标榜“民本”,极受百姓爱戴,乃天下文人政客典范,杀他无异于自绝与中国。

汉东诸侯,以随为首,如果将随国灭国,随国的“亲兄弟之国”人人自危,必然团结一心,仗着地形优势拼死抵抗,楚国打通随枣走廊、控制江汉平原将遥遥无期。

同时,随国是忠义守信之国,建议楚武王采纳季梁建议,同随候签订盟约,让随国成为楚国的附庸,承认楚国在汉水流域的主权地位。

随国一旦归附,必会带动汉东诸侯一一臣服于楚国,楚国也可腾出精力,积蓄力量以观中国之政。

楚武王采纳了斗伯比建议,也被季梁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同随候订盟后退军。随始附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开局刺杀皇帝:你赶紧灭我九族吧!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千古苒苒 封地一秒爆一兵,不造反不行了啊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极品假太子 流放三千里:我拥兵百万,让我交权?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