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第二章 兄妹

第二章 兄妹(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古代之妖孽才子 拔山河 三国骁将 大明官途 血色辛亥 大唐酒徒 瓷王 节度天下 重生之抗日英雄 三国之云台

袁世凯本来以为送上银子,递上马格里的名帖就可以好好会晤毕德路,没料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竟然凭借身份要“夹丝儿”。虽然袁世凯心下不平,但是从二人华贵的衣着上看,这两个人必定是哪个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小姐——自己得罪不起。袁世凯紧记袁保庆的官场格言:“得罪不起的人就巴结”,于是他上前道:“在下袁世凯,字慰亭。看这位兄台气宇不凡,不知在下能否有幸相识……”

阿福看袁世凯过来攀附主子,当下不喜,正要驱赶之际,那年轻人道:“你就是袁慰亭?马格里先生的学生?”

袁世凯不料这个人竟然认识自己,有些吃惊的问道:“兄台认识马格里老师?”

那年轻人虽然一身华贵,却没有贵公子那种骄横,他和气的答道:“在下李经方,字伯行,乃毕大人的学生。跟随老师学习英语的时候,曾经见过马格里先生数次,每次马格里先生都会提到慰亭,没想到今日有缘相见!”

既然有了进入李鸿章幕府打算,在北上之前,袁世凯曾经向马格里、刘铭传等人打听过李家的情况,因此当李经方做完自我介绍的时候,袁世凯有些感慨自己的运气是否太好——这李经方是李鸿章的长子!其实他并不知道,如果他来毕德路府上十次,估计会有五次能够遇到李经方,因为李经方与毕德路的关系,就如同他与马格里的关系一样——亦师亦友。

除了李鸿章本人以外,李家人袁世凯最重视的就是李经方,因为有两个原因让袁世凯觉得,李经方是第一个可以“攻克”的李家人。

第一个原因是李经方的身份——李鸿章的嗣子。李鸿章不像他的哥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经方、经述、经迈(经毓、经远、经进均夭折)。其中长子李经方还是从李家六房李昭庆家过继来的,不过这个过继对李鸿章来说很重要,因为李经方过继过来几年之后,年逾四十岁的李鸿章才有了亲生儿子李经述。李经述生下来时,李经方已经念书了,但他仍以长子的身份留在李鸿章的房头,所以与袁世凯有着相同身份、相同经历的李经方,自然是袁世凯“主攻”的首选。

第二个原因是李经方的志向——热爱洋务。除了其父的影响外,李经方的成长过程中深受毕德路的熏陶,对洋务产生浓厚的兴趣。尽管李经方生于豪门,而且父亲权倾朝野,但是他身上却没有一点世家子弟那种不学无术的表现。李经方严于克己,聪明好学,在李家乃至整个世族的***里有口皆碑。在李鸿章的要求之下,李经方只能按照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进身法则刻苦读书,但他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刻苦钻研洋务——他不仅精通英语,而且涉猎五国语言文字!李经方写得一手极帅的隶书和行草,人也长得身材高大、一表人才,所以李鸿章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后,非但没有减少对李经方的疼爱,反而更加投入,似乎已经把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

关于李经方读书的刻苦,刘铭传所说的一则轶事很能说明问题。有一年李经方正在苦读准备应秋试,刘铭传去看他,见门里无人,就直接穿堂进了内室。时李经方正在读书,专心致志,竟没有发现有人进来。刘走近一看,见其嘴角一团乌黑。再一看,原来书旁放着一盘菱角和一匙糖,他正一边看书一边用手抓了菱角蘸糖吃。可是书旁还放着一方砚台,砚台内墨汁未干。他拿菱角蘸糖时眼睛并不离开书本,所以有时蘸糖就蘸到砚台里去了,他竟也浑然不觉,致使满嘴乌黑,令刘铭传捧腹不止。

袁世凯听到李经方的客气,连忙装作“久违”的表情道:“原来是伯行兄!马格里老师常常提起中堂大人有个好学、克己的公子,慰亭仰慕已久,今日一见真乃三生有幸!”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寒门国舅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冒充相府九少爷,八个姐姐超护短 北齐怪谈 假皇子?朕乃天命! 我对太子暗卫有想法 贞观小郎中 三国之争霸天下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开局刺杀皇帝:你赶紧灭我九族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