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玄幻魔法 > 蛮族战皇 > 第25章 谏议大夫

第25章 谏议大夫(1/2)

目录
好书推荐: 都市神龙进化系统 浮尸院 撩宠成瘾:皇叔,来呀 嗜血毒魔:邪王的宠妃 凡间世 嫁给席军长 圣罗尼亚大陆之漆黑獠牙 陨落少女 首席总裁,太撩人 亡魂序曲

();

我不敢过多的踏过为臣的红线,给此刻的武媚娘说到更多的朝局构建之法,更不敢直接推举谁坐哪一个位置。

毕竟朝官都很敏感自己的职务调动。

自古无不可谏之君,无不可回之事。

我建议唐朝开创科举制度,选举人才的同时,缩小此前官员的职权,细化其中的分级管理,削减官员的实际俸禄,给民众减少赋税的负担。

另外设置谏议大夫之官,这是为了我不至于成为众目睽睽的攻击目标。有更多的谏议大夫,我就不再是唯一标靶。

因为秦代就临朝设置谏议大夫之官,专行各种行政管理的讨论。

这种官职没有事实上的权威,只有学术上的理论参考价值。

谏议大夫之职,为郎中令之属官,掌论议,秦代就有数十人之多。

汉初不置。是因为刘邦行的是无为之道。

他自己都不打算有好策略治理国家,要那么多言官做甚?

谏议大夫这一类的官职,系元狩五年前118初置,属光禄勋郎中令改名。

东汉改称谏议大夫,仍属光禄勋,秩六百石。

三国魏时沿置,晋朝时撤罢。

南朝梁、陈亦置。

北魏置,隶属集书省,掌谏诤议论,从四品,北齐沿置。

隋初隶属门下省,从四品。

炀帝大业三年公元六〇七年废。

唐初复置,正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公元六六二年改正谏大夫,中宗神龙元年公元七〇五年复旧。

此后的德宗贞元四年公元七八八年分置左、右,各四员,分隶门下、中书两省,升正四品下,掌谏议得失,侍从赞相。

到了宪宗元和元年公元八〇六年罢左、右之名,只称谏议大夫。

武宗会昌二年公元八四二年,复分置左、右。

北宋前期,为寄禄官。

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升从四品,复专掌讽喻规谏,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一一二八年,兼领登闻检院,登闻鼓院。

辽朝亦置,左隶门下省左谏院,右隶中书省右谏院。

金朝为正四品。

明初曾置,旋废。

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公元一六四四年进北京后,改六科给事中置,职掌同六科给事中。

看来各朝代对秦代就设立的大夫,此中有谏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等各类官,这是有历史价值的。

这等同于罗马的议员形式,采纳各种言论,从中选择治理国家的办法。

这也是后来贤臣经常提出的:,广开言路,选拔良才。

西汉时沿用秦制,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置谏大夫,无定员,掌议论。

东汉改称谏议大夫。魏晋时称散骑常侍。隋唐仍置谏议大夫,有左、右谏议大夫,各四人,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

此刻我建议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这对管理国家也是一个手段问题。给予一定的谏官裁决权。

宋初沿其制,后置谏院,谏院下设鼓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之长;

这导致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当时的右谏议大夫司马光写一封长达3000余言的信给王安石,抨击他的新政,也就是著名的《与王介甫书》的故事事实。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人在东京,从生活系职业开始 让祸害正道,你做游戏奖励他们? 雨见 祸绝诸天从东方不败开始 替身修炼:开局绑定绝世女剑仙 神豪:月薪三千的我,买下全世界 因为太害怕就全点硬化 被扫地出门后,假千金闪耀京城! 国运:擂台我人族共主斩诸神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