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子录 > 第118章 商辂的野望

第118章 商辂的野望(2/2)

目录
好书推荐: 渡劫代理商 悬赏武者 崩坏世界之卡斯兰娜的骑士 纨绔公子爱悍妻 萌兽之王 重生暖婚:神医的懒散妻 残王嗜宠:特工毒妃千千岁 老虎堰 风云中州 沉沉睡了

好在商辂毕竟不是吃素了,很快就理出了头绪。他直接从工部将都水清吏司连同官员一同要到了新成立的海军指挥部,他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先动手整改南京龙江提举司管辖的龙江造船厂以及其他船厂。

说起南京的官办造船厂就不得不说一下它的历史。

在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以前,南京地区不仅建造了洪武年间朱元璋派团出使日本、高丽、占城、爪哇等国的海船,还建造了相当一部分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包括“宝船”在内的大型海船。

如洪武十七年(1384)八月,朱元璋命郑遇春和胡海在“金吾诸卫”造海船。至明永乐年间,更出现了大量制造海船的记载:永乐元年(1403)八月,“命京卫造海运船”。永乐二年(1404)春正月,“命京卫造海船五十艘”。

尤其是永乐六年和十七年,出现命工部造宝船的记载。一次造48艘,一次造41艘。如此大规模的造大船,可以证明此时“宝船厂”已经设立。而作为明代规模最大的专造大型船舶的官办船厂,宝船厂的生产能力非常强大。据史料记载,仅永乐五年(1407),宝船厂就改造了海运船249艘,以备出使西洋诸国。

郑和下西洋之“宝船”,又称大舶、巨舶、巨舰、巨舟宗、海舶、宝舡、宝石船、宝舟、龙船、海船等。关于其体量,马欢《瀛涯胜览》、顾起元《客座赘语》、谈迁《国榷》、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明史·郑和传》以及《郑和家谱》等文献均有记载。其中,大号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一说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中号宝船长三十七丈、阔十五丈。

可以说,郑和下西洋时期的船舶建造技术,达到了当时木帆船时代的巅峰。宝船厂所造的海船,不仅排水量巨大,而且坚固可靠,经历了七下西洋的严峻考验,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所达到的高峰。

因此,南京宝船厂遗址成为见证“郑和下西洋”伟大历史事件和中国古代远洋航海造船技术的最重要的遗产地。

依据《明成祖实录》资料,从永乐元年五月到永乐十七年七月,大明朝廷曾命令各地(包括南京)建造“宝船”21次,此后即不再有这类记载。

关于宝船厂废弃的时间,过去认为是明代嘉靖年间。其依据是明嘉靖年间《龙江船厂志》记载:“宝船厂匠二名。洪武、永乐中,造船入海取宝。该厂有宝库,故取拨匠丁赴厂看守。今厂库鞠为茂草,而匠丁之输钱者如故。”这一资料表明,至明朝中叶,宝船厂的厂库已经基本不再使用。

南京龙江造船厂底子不错,但是它旁边的卫河船厂的状况比龙江造船厂还要好上一些。

清时期,随着打印和漕运的兴盛,处于运河南北交汇之地的临清,依靠得天独厚的地位优势和人文环境,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临清所处的地理位置都是非常显赫的。

在明朝用了迁都北京后,京师白费都依赖南方供给,每年要通过大运河调运数百万视粮食到北京等地,舟船作为一种水上运输工具,是漕运的基本条件。因而,漕船修建就成为了大明维系其经济命脉的重要国事。

因为地理环境优越,自大运河全线贯通,会通河与卫运河在临清交汇,临清一举成为了大运河上的交通枢纽。《漕运通志》记载,当时的临清称为‘漕挽咽喉’、“地据神京之臂,势厄九省之喉”、“西控燕赵,东接齐鲁”。自永乐迁都北京后,南方富庶之乡,北方政治中心,临清的地理位置显得尤为突出而重要。

其二、经济繁荣。当时的临清被称运河上的第一大码头,商贾云集,百货萃止,天下能工巧匠皆聚于斯。明吏部尚书王直《临清建城记》“财赋虽出乎四方,而输运以供国用者,必休于此而后达;商贾虽周于百货,而懋迁以应时需者,必藏于此而后通”。

另外,临清素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之誉。所以,临清不仅可以为船厂提供技术、物资方面的支持,而且还可以为船厂官员、工匠们提供吃、喝、玩、乐等精神方面的享受。

其三、军事重镇。据《明史·兵志》记载,“初,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设临清卫”。当时的临清被明王朝视为军事重镇,并在临清设卫,驻军一万三千多人。船厂在当时可谓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在建船厂选址上,船厂的安全非同寻常。

卫河船厂是当今为说不多的还在继续造船的官办船厂,但是卫河造船厂如今也紧紧只是建造内河船只,远洋船已经许久不曾制作过了。

商辂是有巨大的野心的,这个野心不是谋朝篡位,而是对自己未来能够在官场上位居人臣,施展自身才华的野望。

所以,他并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对于朱祁钰提的两年要有大型船只下水,他在冷静思考后定下的目标更高。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每次大小船只有两三百艘不等。这些船的最大者,可至五六千料,小者可能一二百料根据残缺的资料商辂知道,永乐年间,有4条明确记载有关郑和下西洋宝船建造或改造事如下:

1.永乐2年,在福建建造五只,特为遣使西洋船

2.永乐5年,命都指挥王浩改造海运船249艘,备使西洋诸国

3.永乐六年,命工部建造48艘宝船

4.永乐17年,建41艘宝船

上列合计为343艘。

另外,《明成祖实录》尚有18条建造或改造海船、海运船及海风船的记录,共计有2463艘。这些船的一部分可能会供下西洋用的。这17年间,总共海船建造或改造了近两千八百艘。这些记录都没有明言船只大小、载重,类别也含糊。

这些船的建造及改造地点遍及江苏、浙江、江西、湖广、福建沿海各地。由这些零星又简略之记录,实在难于做十分肯定的分析。

商辂要做的就是两年内集中生产出郑和下西洋时所用的所有船只。包括大型宝船,以及其他船只。

现在,想要造出郑和下西洋时的无敌船队,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调集全国工匠,资源于一处,集中完成。

要想完成这个宏伟目标,其他的不说,选定一处大型船厂作为基地至关重要。而目前来看,朱祁钰提到的四座大型官办船厂是他的首选,至于辽东的新建辽河船厂,还不具备生产任何船只的能力,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探查了详细的情况后,龙江造船厂和卫河船厂就成了商辂的首选目标之一。

这个时候南京龙江造船厂已经等同于半废,已经不具备建造大型船只的能力了。但是它的底子深厚,基础扎实,环境优越。

而卫河船厂现在还在大量生产着内河浅船,工艺也不俗,堆积的用于生产船只的原料也多,优势也明显。

最终,商辂经过再三思考后,还是选定了南京龙江造船厂作为他的首选基地。

龙江船厂始建于洪武初年,永乐年间成祖派遣郑和远下西洋时,其宝船就是在这里建造的。船厂分为前后两厂,分别有独立的水道通往长江,有三个造船船坞,是现如今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大型船厂。

虽然现在有些荒废了,只要稍加整顿,在调集大量工匠,原料过来,恢复生产不过是转眼间的事情。

于是,商辂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恢复南京造船厂,让其正式运营起,一步步改善,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龙江造船厂恢复,起码能够建造一般的船只。

同时,则是收拢全国管辖船舱的权利,将由地方布政司设立的造船厂全部收入海军指挥部手中,在挑选能工巧匠,集合所有资源,先将龙江造船厂运转起来,后续的工作就会轻松很多。

为了更好地,直观的,快速的恢复龙江造船厂的运营,商辂直接带着海军指挥部的全体官员全部来到了南京,就驻扎在龙江造船厂内。在他来的时候,又从临清卫河造船厂临时抽调了大批工匠支援龙江造船厂。

了解卫河造船厂状况的商辂直接从卫河造船厂带走了大量的,大木匠、细木匠、船木匠、铁匠、油漆匠、画匠、箬篷匠、橹匠、艌匠、木桶匠等几十种工匠。

还有大量造船用的楠木、杉木、松木、株木、杂木等原料。

龙江造船厂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流放三千里:我拥兵百万,让我交权? 封地一秒爆一兵,不造反不行了啊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极品假太子 千古苒苒 开局刺杀皇帝:你赶紧灭我九族吧!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