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科幻灵异 > 大宋之荣耀 > 第七章 论太原之战

第七章 论太原之战(1/2)

目录
好书推荐: 初晨似雪 千里追夫记 我的相公是男配 恪守仙归 九重韶华 混世女魔王的极品男宠 天使翅膀的丑小鸭 [HP]养狗大全 霄汉[射雕神雕] 邪恶女配的转正之路

金军第一次南攻时候,完颜宗翰率军攻打西北军事重镇太原,但并没成功。<

完颜宗翰留下完颜银术可率一部继续围城后,自己率军南下。

此后,大宋朝廷组织了几次救援太原,但均告失败。

几十万禁军损失,大宋王朝的机动力量基本损失殆尽,让人唏嘘感叹。

靖康元年五月,北宋朝廷第二次派军解太原之围。名将种师中由河北井陉西进,另外两员大将,姚古和太原知府张孝纯的儿子张灏分别从长治和汾州北上,三军互为犄角,共解太原之围。

这次解围之战在许多人眼中是应该必胜的战事,但最终却惨遭失败,特别让虞允文耿耿于怀。

今ri他也主要说这一次战役,为何会败的这么惨的原因。

“我朝自建立后,已经基本摒弃了唐朝时候的军政制度,这虽然将武将拥兵自重,甚至造反的可能降低了很多,但也导致了畸形的重文轻武现象!”说着虞允文也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感慨。

北宋时候,从宋哲宗时起,朝廷已将三省(门下省、中省、尚省)合班奏事,完全没有了唐朝时候三省相互制约的作用。而且在宋初时候,建立枢密,主管大宋的军务,以文人执掌枢密,以避免出现唐末时候藩镇割据,军阀林立,武将造反的情况出现。

凡军国大事必先由宰相和三省、枢密的正副长官共同商议决定。参与议政的三省、枢密正副长官为门下侍郎、中侍郎、尚左丞、尚右丞、知枢密事,同知枢密事,签枢密事、同签枢密事,宋朝时候各部尚几乎都成了虚职,实际执掌事务的都是各部侍郎。这些三省长官合称为执政官,执政官又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皇帝和宰执是北宋朝廷的统治核心和最高决策群。

看到王晨表情没什么变化,虞允文知道自己有点失态了,马上继续说道:“救援太原这样的大事,并不是由枢密、三衙等军事机构来决策、指挥,而是由在京的全班宰执共议,提出方案,再由皇帝最后定夺。这些宰执大臣,都是文臣,几乎没有懂军事的,靖康天子也是一样,由这些人制定的策略如何能高明?还有,救援之战过程中,所有军事调动都要由官家和朝中执宰制定,如何能掌握战机?”

无论何朝何代,战争中统一调度指挥是作战的基本需要,但宋朝皇帝极少选任总领各路兵马的大帅。真正充当统军元帅角se的是皇帝本人,只有他才能同时指挥所有的军队。

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宋朝就有了一个规矩:各路将帅外出作战时,不能私自决定如何作战,战争时候进退、攻守均要禀明朝廷、听从朝廷指挥。这是赵宋的一条家法,叫做“将从中御”。

宋太宗曾在将帅出征前,学三国时候的诸葛亮,预先给各路将帅“锦囊妙计”,嘱咐他们如果敌军从某处来,则打开某“锦囊”依计行事;如果敌军从另一处来,则打开另一“锦囊”,可敌军总是不按赵光义的锦囊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孙子云:“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将从中御”捆住了将帅的手脚,让将领根本没机会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随机应变能力。很早就有人对此提出过抗议:就算是才能平庸的将领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遥控,有出众军事才能的大将自然更不用说了。

但这制度却一直延续了下来,直到靖康年间依然如此。

“如此作战方式,亘古未有,如何能应对辽、西夏、金等国快速机动的攻击?”虞允文苦笑着对王晨大发感慨,“这也是我大宋一百多年以来,对外战争没取得什么大的胜迹的最重要原因。驰援太原之战没有一次成功,反而损兵折将几十万,根本原因除了军队战力低下外,还有刚才说的这些原因。”

“唔,这一点某完全认同!”王晨神情严肃地点点头,他实在想不通宋朝的皇帝为何都会这副样子,完全将军国大事当儿戏。古代时候,交通、通讯不发达,完全不能实时传达战场的情况,前方将帅如想改变作战计划,必须以快马急递军情奏报,然后等皇帝回复。这一往返,战局早已发生了变化。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星猎:永恒阶梯 序列大明 幻影帝国 箱子里的末日围城 全民星海时代 末世:我的关键词比别人多一个- 旧神法典:我有一个世界 背靠九级文明,让我信电子神明? 全民神祇:领主征战 天机骰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