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辽外围争夺战(三)

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辽外围争夺战(三)(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才剑仙 废材逆天:狂妃倾天下 恶夫别跑 重生之世家子弟 重生之校园特种兵 我和系统是好友 煮酒点江山 中华第四帝国 魔物娘手册 几世容颜染妖娆

当初日军在修建这些永备和半永备工事群的时候,就考虑到身后被突破的情况。所以在通辽战场上,所有的日军工事群都是可以三百六十度环形射击的。这也是巴彦塔拉一战,如此难打的原因之一。结果到了现在,却成了海敬清可以利用的现成野战工事。

这些可以三百六十度环射的半永备工事群,以及日军修建的原有战壕和交通壕。他甚至不用大动干戈修建,就可以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再加上他手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步兵火力,他还真的没有什么可怕的。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夺回孔家窝堡这个通辽县城的东部门户,川并密中将可谓是下了血本。不仅将通辽守军近一半的兵力抽调了出来,将炮兵的家底也全部晾了出来。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炮火,掩护鬼武五一的反击。

还将城内可以拿枪作战的八百多四十五岁以下侨民,也全部用库存的辽十三步枪武装起来,加强给了鬼武五一指挥的反击部队。甚至将并不归十四师团指挥,由关东军宪兵司令部直辖的日军通辽宪兵队,也被他拉上了战场作为战地督战队使用。

为了掩护鬼武五一的反击,川并密中将可谓是下了血本。在日军发起反击之后的短短一个小时之内,海敬清的阻击阵地上便落下各种口径的炮弹达到了七八百发。其中仅仅一百五十毫米重炮弹,就达到了一百多发。

按照日军在通辽县城部署的炮兵数量,这个火力密度可谓是空前的。其火力强度,几乎是在之前巴彦塔拉的一倍有余。也就是说在这个期间,日军几乎集中了整个通辽县城的全部炮兵,对孔家窝堡一线的反击实施火力支持,但尽管掩护炮火异常的凶悍,日军的攻势却在抗联密集的步兵火力面前,几乎无法进入一百米的全速攻击发起距离。按照日军战术习惯,其攻击队形展开,尤其是步兵支援火力全部展开的二百米的距离,对于日军来说就像一道生死墙一般。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无法突破到二百米之内。

海敬清将手头上可以利用的各种武器,根据射程远近结合编组成严密的火力梯队。六十毫米迫击炮和狙击手,专门对付日军对机枪威胁最大的掷弹筒。而十二毫米高射机枪和团属十四毫米高射机枪,则统一编组专门负责压制日军九二式重机枪。

至于日军的轻机枪,近了则被通用机枪死死的压制住。远了一发五十七毫米无后坐力炮打出的榴弹,直接连人带枪全部送上西天。对付步兵则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在二百米的距离上编织了一道密集的火网。尽管时间上很仓促,但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海敬清还是完成了点面火力编组。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日军炮兵的火力威胁和杀伤,海敬清严格要求前沿部队,日军攻击步兵不到二百米的展开距离绝对不许开枪,通用机枪在打完一个弹链之后必须立即转移阵地,以防止日军炮兵火力覆盖。

配置在纵深,担任远程火力压制的两种高射机枪,则直接被他配备进了日军残存的半永备工事之内。并以两挺十二毫米机枪加上一门六零迫击炮组成了游动火力组,专门对付漏网的日军轻重机枪小组。

而他的营属八二迫击炮,则被用来死死的盯着日军的步兵炮。海敬清对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只要日军两种对机枪威胁最大的步兵炮露面,一定要做到首发制人。总之就是一句话,绝对不能让他们打掉一挺机枪。以保证前沿阵地,有足够的火力。

至于威力最大的团属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则被他用来压制日军纵深的攻击出发阵地,以及兵力集结点。当然如果能找到对手的指挥所,他也不介意指挥所有能集中的重迫击炮,来上一个齐射。

眼下抗联使用的这种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是在引进的苏军一九三八式重型迫击炮的基础上改进的。重量比苏军同类火炮要轻一百零一公斤,但是射程却增加到了六千五百米。而且发射的弹种,也整整比苏制原型炮多了数种。

这种总重不过一百七十四公斤,重量要比九二步兵炮还要轻近一半,而射程却要远上足足四千米。这种一百二十毫米重迫击炮,甚至比日军四一型山炮射程还要多出两百米,重量却只有几分之一。

在装备部队之后极为受欢迎,以较大的射程,适中的重量,以及相对较好的威力和精度,迅速的淘汰了原本作为团级火炮的九二步兵炮。与苏制同口径重迫击炮,成为抗联团级当家火炮。

海敬清将团属一百二十毫米重迫击炮,作为对日军反击兵力的集结地和出发点的覆盖火力,这种火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足以承担这样的重担。别说压制日军兵力集结地,即便是与日军标准的联队炮四一式山炮对战,也绝对不会落下风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娇软贵妃是细作 大宋第一侯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福尔摩斯的魔法师 大夏摄政王 重生后找到了孩子她爹 未出阁的相府嫡女生娃了 买来的媳妇,会医会毒会撒娇 你们能不能换个白月光
返回顶部